3月5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,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作为 "十四五" 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部署,其中对房地产相关工作的诸多表述,为2025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定下了基调,释放出一系列重要信号,引发了工程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2025年,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主旋律是“稳”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“稳住楼市”,并将“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作为重要目标。
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稳定,而是涵盖了供求关系调整、风险防范化解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系统性工程。

在需求端,政策着力于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。
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,如一线城市有望放开郊区限购、取消大面积段限购等,为更多刚需和改善人群入市创造条件。同时,加大购房补贴力度、优化公积金政策、降低房贷利率和交易费用等举措,将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与成本,激发市场活力。
供给端同样动作频频。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,库存量较大的地区新增土地供给将明显缩量,从源头上改善市场供求关系。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,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,并在收购主体、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,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去库存,还能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量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。
随着政策的精准发力,2025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呈现止跌回稳态势。
开年之际,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拍热度不减,房企参拍积极性提升,补仓意愿增强。随着核心城市楼市交易及土地市场回暖,叠加政策支持及传统营销季推动,3月房地产市场有望延续回稳态势,核心城市或出现“小阳春”行情。
中长期来看,房地产市场将逐渐进入供求平衡的新阶段。城中村改造、危旧房改造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,将持续释放住房需求潜力。
同时,通过控制增量、盘活存量和提高质量的“组合拳”,市场供求关系将得到极大缓解,开发商紧绷的资金链趋于好转,保交付、债务偿还都在向好的方向演进。
报告强调的 "绿色智慧" 标准,对建筑技术提出更高要求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4 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 78%,但智慧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