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成都市混凝土协会发布《成都市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倡议书》,倡议书中,指出了当前行业内部分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的低价竞标行为,并呼吁会员单位共同维护行业秩序,保障质量安全。据行业数据显示,2024 年全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达 44%,企业失信及破产数量显著攀升。同时,有协会统计到,在2024年上半年已有1500多家建筑企业消失了,叠加2023年登上全国破产重整网的2300多家建筑企业,这个数字已近4000家了,这4000家企业背后又关联着无数个“4000”…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产业链的重要一环,在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、回款压力增大等情况中,也未能幸免,遭受了严重冲击,市场竞争愈发激烈。部分企业为争夺订单不惜低价中标,甚至以牺牲质量为代价。这种恶性竞争不仅扰乱市场秩序,更对工程安全构成潜在威胁。
成都市混凝土协会在倡议书中明确指出,恶性竞争可能导致原材料质量下降、生产工艺简化等风险,最终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,甚至危及公共安全。协会在倡议书中强调,行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在于规范与自律。倡议书呼吁会员单位以质量为核心,以诚信为根本,加强沟通与协作,共同应对挑战。同时,协会倡导企业规避重大经营风险,加强质量管理,多措并举应对原材料涨价,而非仅仅依赖价格战获取短期利益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成都混凝土协会的倡议并非孤立的声音。此前,西安、北京、南京等多地相关协会均发布过类似倡议文件。
这表明,恶性竞争已成为全国混凝土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,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体“砼仁”的共同努力。

从长远来看,反对恶性竞争不仅是对行业秩序的维护,更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。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,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与耐久性。如果企业一味压低价格而忽视质量控制,最终受损的不仅是行业生态,更是社会公共利益。
总体而言,市场竞争的本质应是价值竞争而非价格血拼。当质量成为行业共识,当竞争回归理性轨道,混凝土行业才能摆脱低价困局。